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科研 > 边坡落石柔性防护网相关研究方向

边坡落石柔性防护网相关研究方向

2024-11-13
90

边坡落石柔性防护网相关研究方向

  • 所属分类:技术科研
  • 浏览次数:90
  • 发布时间:2024-09-12
  • 详细概述

1.被动防护系统防护能级检测技术及评价体系研究

预期目标:开发功能更加全面的冲击试验检测平台,可以实现更全面、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多种 冲击检测条件:实现竖向、斜向、水平等多方向的冲击;实现对检测模型多点位条件冲 击;实现对不同的部件进行冲击;实现多类型产品的冲击。 完善、拓展和重新制定冲击试验能级分类,建立相应防护结果评价体系。 完善、拓展和重新制定冲击检测的内容、参数、标准和方法,建立更加全面的柔性 防护网抗冲击能力评价体系。

2.服役一定年限后柔性防护系统的健康评估及维护加固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针对柔性防护系统结构的损伤和防护性能衰减,建立识别机制及其特征化的策略和过程。研究并提出一套系统的评估方法,能够在现场对防护网进行小能级、非破坏性的 模拟落石冲击,对柔性防护系统健康进行检测和评估。 研究并提出防护性能有衰减的在役柔性防护系统的维修及加固的要求、方法。提 高柔性防护网服役年限的同时,避免新建防护结构,降低了灾害防护成本。

2.jpg

柔性防护网部件锈蚀、破损示例

3.边坡落石灾害防护设计、检测、维护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到边坡落石灾害防护的设计、安装、检测和运维全过程。 整合设计、检测、维护,可保证设计、制造和运维环节的质量得到一致的、可持续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利用激光扫描、航空测绘、北斗卫星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边坡的三维模型。进 行落石运动轨迹分析,获得落石灾害的分布、能级、运动轨迹等参数,进行科学的防 护设计,提供落石灾害防护的效果。结合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柔性防护网进行持续监控、及时预警,有效运维。

4.高防护能级柔性防护网关键技术研究

国外柔性防护系统升级换代较快,目前国外产品最大设计能级为10000KJ,国内现行规范中柔性防护网产品的最高防护能级仅为 5000KJ,且规范中缺少对大能级产品的技术要求。

预期目标:研发能够抵抗大能量级别、不同方向冲击的柔性防护系统。

5.泥石流柔性防护网的防护性能及研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目前的国内防护网相关规范标准并无此类防护功能的内容,缺乏相关的检测要求 和具体方法。无法科学、可靠地评估其拦挡效果。

预期目标:建构泥石流冲击柔性防护网的检测方法。通过模拟试验,提炼出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泥石流冲击作用参数,形成泥石流冲击的检测目标、方法和要求。 根据试验和检测的结果,开发出更加适合泥石流拦挡的、专门的柔性防护网系统。

未命名.jpg

柔性防护网拦截泥石流效果

6.主动防护网检测方法及新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国外对主动防护网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试验及场地试验,并有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国内在这些方面目前尚较欠缺。

预期目标:建构主动柔性防护网拦挡效果的检测方法。通过模拟试验,提炼出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主动柔性防护网上落石作用参数,形成主动防护网的检测目标、方法和要求。根据试验和检测的结果,开发出更加合理的主动柔性防护网系统。

3.jpg

主动防护网试验及设计选型

7.柔性防护网片抗冲击能力及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现行的防护网规范中缺乏新型部件的检验方法及要求等内容。同时受制于试验条 件、试验场地等因素,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和工程应用的进展缓慢

4.jpg

国外部分柔性防护网片的静力和动力冲击试验研究

预期目标:系统地研发新型柔性防护网片,将新材料、新结构形式引入柔性防护网片当中。 形成较完善的网片静力、拟动力、动力冲击检验检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8.新型被动防护网结构体系的研发

目前国内柔性防护网的结构组成方式比较单一,尤其是被动防护网,基本上只有带有上拉锚绳的结构体系,钢柱柱脚采用铰接。

国外的防护网产品,结构组成体系多样,主要部件品种丰富、连接方式等也灵活多变。

国内也有少数企业在开展新结构体系的研发,但是未能系统性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5.jpg

国外部分新型防护网


欢迎各高校、科研院所、产品生产企业前来使用,合作开展相关的科研课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


申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引用仅为了说明该研究方向具有光明的前景。

标签

全国咨询热线

15883863010

电话:15883863010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绵竹江苏工业园泰州路9号

微信扫一扫

手机官网